大家好,歡迎收聽本期的文博成語小課堂。今天我們要了解的成語是
破鏡重圓
破鏡重圓比喻的是夫妻失散或決裂后的重新團聚與和好。背景故事發(fā)生在隋開皇九年(公元589年),越國公楊素與隋文帝楊堅的兩個兒子南下滅陳,陳國將亡之際,徐德言流著淚對妻子樂昌公主說:“國已危如累卵,家安豈能保全,你我分離已成必然。以你這般容貌與才華,國亡后必然會被掠入豪宅之家,我們夫妻長久離散,名居一方,唯有日夜相思,夢中神會。倘若老天有眼,不割斷我們今世的這段情緣,你我今后定會有相見之日。所以我們應當有個信物,以求日后相認重逢。”說完,徐德言把一枚銅鏡一劈兩半,夫妻二人各藏半邊。徐德言又說:“如果你真的被掠進富豪人家,就在明年正月十五那天,將你的半片銅鏡拿到街市去賣,假若我也幸存人世,那一天就一定會趕到都市,通過銅鏡去打問你的消息。
盼到第二年正月十五,徐德言果然看見一個老人在叫賣妻子的半片銅鏡,向老者講述一年前破鏡的故事后,題詩一首托老人帶給樂昌公主,已為楊素小妾的樂昌公主看到丈夫題詩,大放悲聲,終日容顏凄苦,水米不進,楊素再三盤問,才知道了其中情由,也不由得被他二人的真情深深打動,于是決定成人之美,把樂昌公主送回給徐德言,并贈資讓他們回歸江南故里。這段佳話被四處傳揚,所以就有了破鏡重圓的典故,一直流傳到今天。
銅鏡在古代是人們不可缺少的生活用具,又是精美的工藝品。大沽河博物館館藏的這枚四乳龍虎紋銅鏡來自漢代,直徑為13.8厘米,厚度為0. 75厘米,圓紐,十二連珠圓紐座,座外一周凸圈帶。外兩周短斜線之間,有四枚帶圓座的乳釘紋,其間以龍虎紋飾填充,呈兩兩相對之勢。它制作精良,圖文華麗,是我國古代文化遺產中的瑰寶。